[分享]大藏經法要之一──金剛經法意[修訂版]

2016041502:03
 [分享]大藏經法要之一──金剛經法意[修訂版]
連結網址:http://cht.tw/h/wtadf
[精彩片段]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1~32品 解析 
 
 
1.(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依佛說,隨類各解,果報自異。
  眾生修供養,
  三乘依佛修,
  佛相名報恩,
  聖賢當以五食為本。
──念食、法喜食、禪悅食、願食、解脫食。
 
 
2.(善現啟請分第二)
須菩提問:
        A.如何善護念諸菩薩?   理圓,正念。
                付囑諸菩薩?   事滿,次第。
        B.善男子善女人,如何發心?當永斷無明。
        C.作主,知位,非頓漸.
              C.云何應住?住十度萬行,入大藏經。
        D.對治法運用:
              D.云何降伏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不二法心。
 
 
3.(大乘正宗分第三)
降伏
  若卵生、有色、非有想 
  若胎生、無色、非無想     其心(A)周遍
  若濕生、有想、(非有色)    (B)且我皆令入
  若化生、無想、(非無色)    無餘(究竟)涅槃
(C)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質、目、遠、近)
(D)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無眾可度,無人滅度也。
(E)菩薩修行,若有我、人、眾生、壽者相,不名修行。
 
 
 
4.(妙行無住分第四)
於法,(佛法,非他法)
應無所住,(能通透,活用)
行於布施。(十度之始)(初地起修)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塵。
    (眼耳鼻舌身意)布施——根。
    前五識——成所作智
    第六識——妙觀察智   
    第七識——平等性智   後得智。
    第八識——大圓鏡智
    第九識——法界體性清淨智(無師智)。
 
不住相──根、塵、識、十度、四相、一切相。
由四智得無師智,
不住故,不可思量。
四智故名福德,無師智才謂功德。
周遍十方,因生生世世累劫行故。
 
 
5.(如理實見分第五)
不可以身相見如來,
                不知眾生相(諸類身來由),
                    二乘相(斷滅之因),
                    外道相(無明之始),
                    十地相(諸地變身)。
                何以又知
                    佛32相始没(末),
                    無行作俱生意生身妙用。
見相實知,名為虛。
幻能隨用,是謂度。
  三世諸佛身、口、意能知,謂正皈依,於世希有。
 
諸佛相見,名見如來。
如來所說身相,對眾生言,「不可見」、「不能見」、
                        「無法見」。
即非身相,眾生隨類各解,自言見到佛。
  凡所有相(見到了嗎?)
  皆是虛妄(成住壞空四期,看到了嗎?)
若見諸相非相 (非成飛,是灰也,有障礙嗎?)
             (不住相、不過相、不隨相、不言相)
             (不去相、不捨相、不悲相、不喜相)
             (不貪相、不瞋相、……)
即見如來,
        本來面目在那?
        佛常以相說法,或以法說相,非外人能之。
 
 
6.(正信希有分第六)
正信希有,雖殊勝\故生慢心,
三世無量同希有╴/名有住。
修行超三世「行」   宿劫修者,如獲至寶。
佛度有緣人「悟」   實信即智者,即福者。
何況滿虛空「佛」   迷信雖愚行,但也沾佛緣。
不要以我慢心       來日有補缺修正空間。
去看那修行者
 
持戒修福,指根基者,自然不會遇外道。
一念生淨信,有始能修行,悟道才起修。
如來悉知悉見,
是諸眾生,無復四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六相)。
自家人見面,沒有那些「東西」,
能直心入道場故。
A.若心取相       即著,即執,即障,即有四相。
B.      法相     即不能清,何況修?
C.      非法相 
 
不應取法、非法,何況其相?
佛說法如筏喻,  三乘能乘。
              無此彼岸,不休息行。
法尚應捨——才能進級,捨指通故。
              船用

              車用不同法。
              有說法的能力嗎?
何況非法——連沾也不沾,但早知其原。
              用不著的東西,放一邊,
              等它有用時再說。
              能分辨正、邪、是非否?
              能知各種東西(法)用途嗎?
              能隨機、直中紅心否?
 
 
7.(無得無說分第七)
如來入佛位,成就佛道者,知次第。
本位本清淨,無師智任運,無定法。
何有名相求,定名即亂性,謗佛行。
 
佛所說法,皆不可取,因得一漏萬,且不知如何用。
無福消用,用錯者入地獄行。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因眾生因緣不同故。
佛所說法,皆不可說,因你不是佛。
          若說成傳說,利養用,謗佛行。
 
非法,非已證得故,不是世人所了,故無法入正位。
    即名非法「入侵」,
    即名外星人,非此星球能了解。
非非法,不是魔法、外道法,
      而是對治此星球法。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而有差別,
    故三乘、外道之別,
佛任運不二法,故不在列。
 
 
8.(依法出生分第八)
福德性,四攝法,已成習性故。
A.福德,由性延出故甚多,甚至無量,
  總名為福,或稱前五度行。
  功德性,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十地名功德)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名功德性)
  功德,諸聖賢以無為法為本。
      諸佛以任運不二法為用,
  總名為慧。
 
B.於此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其「福」勝,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施。
  法施勝財施。
 
C.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離四相故。
 
D.所謂佛法者,人人本性具。
  即非佛法,只因尚未成佛。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眾本一家故)
                      (沒有特別,特立說佛法)
 
 
9.(一相無相分第九)
得上位者或得者,
              1.不能作是念:已得……
              2.      我是……
              3.實無所得故。
得者已得,
不言過去,
只有往前,
提過去者,如25圓通敘述法(參看楞嚴經)。
 
須陀洹,不入六塵,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三結:
          1.自\俱生、自他身等四法。無色相故。
            見/妄想。
          2.疑:大乘未淨。
          3.戒取。不取受生,因有苦故。
      上:此生。中:三~五(生)。下:七次。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貪三昧正受。
      頓照色相妄想生,
      相見相不生,
      善見禪趣相。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
      三世色相,
      性非性生,
      見過患,使妄想不生及結斷。
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不著我人眾生壽者,
        得無諍三昧,
        離欲,
        樂阿蘭那行,無動靜二相,
        實無所行,非行、非不行。
        煩惱苦妄想非性故。
四果
    (1)集。斷三結。
    (2)苦。貪禪樂。
    (3)道。離色法。
    (4)滅。離煩惱苦、妄想。
 
 
10.(莊嚴淨土分第十)
  昔於然燈佛所授記,於法實無所得故,
                   離四相故,
                   離一切諸相、名相,非實相故。
 
  昔義
    A.鏡中眼,五眼具足。
          相,如虛空,離四相,離18法相。
          心,三心不可得,超三世。
          法,無少法可得,以無所得故。
          慧,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修,信解行證,聞思修,開示悟入(佛知見)。
          所,周遍,無所住。
 
  莊嚴佛土者,三世諸佛已成佛故。
  即非莊嚴,不是三乘所能作,不作是念:我在莊嚴。
            實無所得故。
  是名莊嚴,直至成立,方稱是名。
          無造作事,佛度有緣,名莊嚴。
 
  莊嚴佛土者,佛前發心。
  即非莊嚴,三大阿僧衹劫修。
  是名莊嚴,成佛,建立剎土者。
 
  離18法,生清淨心,得覺性。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六地身已超,仍為有相身,
                      是名身大。
  佛說非身,
        不可數,不可量,不可知故。
  是名大身,
        大不能測,小看不到,名大身。
 
 
11.(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恆河,在地為水;恆河,在宇宙界,有無數。
  何況其沙,一沙一眾生,當然亦無窮。
  法界浩瀚星際,名雲河。
  妄想在法界,名業流。
  成佛名建剎土。
  一切佛經,為他人說,雖名法施,但得福德。
 
 
12.(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說法處,即名佛塔,幻法處。
  成就者名佛,幻師,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法。
  來聽,名供養者,幻人。
  隨侍弟子,應尊重,習法故,欲成佛故。
  經,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出生諸佛故。